hth华体会

设为hth华体会 |
   微信  
投稿热线:
hth华体会 举行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
hth华体会 布置暑期疫情防控工作
【孔子学院·喜讯】丹大孔院学员在“汉语...
【孔子学院】加拉信能阳中学、呵叻侬伍...
【喜讯】hth华体会 羽毛球代表队在广西第十三...
【70周年校庆·访企拓岗】校领导带队走访...
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到hth华体会 调研
hth华体会 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hth华体会 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
媒体关注更多 >>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正文
 
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成果展演在hth华体会 举行
来源:hth华体会    作者:王小丽 摄影:吴兆明    时间:2022年07月11日 20:31    浏览次数:

【hth华体会 报道】7月7日晚,“传承民族文化,喜迎党的二十大”——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成果展演在hth华体会 举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蒙本曼、党委副书记梅芬、副院长黄兰、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唐红友与hth华体会 师生共同观看演出。

壮剧《牵云崖》

隆林八音《贺新居》

壮剧片段《赶山》

展演通过壮剧身段、壮剧唱念、壮剧经典片段表演以及壮剧乐器演奏、壮族原生态民歌演唱和民族文化知识竞答等形式,展现壮剧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果,让壮剧走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展演中,非遗传承人用富有壮族人民特色的身段表演,将壮族人民热爱生活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念唱环节壮剧传承人表演了《瓦氏夫人》出征唱段、《金花与银花》银花唱段、《牵云崖》达莲、俏来唱段等,根据剧目中不同人物性格要求,将剧中人物形象表现得十分鲜活,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温婉细腻,让台下观众掌声连连。

上林壮族师公戏《赞礼颂歌》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逐渐演变为神话和现实生活,舞台上锣鼓“锵锵”,表演者用壮族山歌及身段动作还原了壮族人民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场景。改编自经典壮族民间传说蛇郎故事的《牵云崖》,表演者选取蛇郎受壮族始祖布洛陀梦中点化,脱变人形,在洪水中救下众多乡亲,并应祭司之约到孪生姐妹家相亲的片段,表达了壮族人民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壮剧末伦《乡村振新我出力》,表演者以咏唱形式讲述了一群外出打工的壮族姑娘,响应村委号召回乡创业,决心为家乡添砖加瓦的故事。“二月李花开,三月桃花艳……”隆林原生态歌曲《桃花开放》及隆林八音《贺新居》的歌声富有壮语特色,让观众感受到了壮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生态的热情与决心。壮剧片段《赶山》以感人的剧情、精美的民族服饰、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壮族儿女豪迈奋进的历史足印。

全体展演人员合影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一种戏曲剧种。2006年,壮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展演,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hth华体会 联合主办,hth华体会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民社学院承办的第19期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典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旨在帮助传承人增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保护传承水平。该计划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实施。

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为期30天,学员33人,学员主要来自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那坡县、田林县、隆林县、南宁市武鸣区、宁明县、上林县等地从事与壮剧表演相关的演员、乐师、编剧、导演等传承人。培训班采取讲座、演示、交流研讨、实践演练、考察观摩、展演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传承人加深对非遗政策、传统文化、壮剧历史文化、壮剧表演形式创新、壮剧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拓展传承人的视野,提升专业创新能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参观考察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观摩了由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排演的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和广西戏剧院重点创排的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结业展演的节目,对学员进行定妆照的拍摄和自我介绍的录制,以及口述史的采访等,培训模式的多样化使学员能够真正达到强基础、拓眼界和增学养的学习目的。(实习编辑:陈水兰)

上一条:广西医科大学到hth华体会 调研交流 下一条:hth华体会 留学人员联谊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

关闭